乌镇陈向宏团队(顶度集团)旗下机构
回归自然的郊野公园,该如何建设?

2021-8-25 19:20| 发布者: 浙江旅科院| 查看: 764| 评论: 0

城市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公共和生态休闲空间,郊野公园应运而生,也因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郊野公园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城市的一道绿色屏障,起着保护城市生态、优化城市空间格局的作用,对未来的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居民休闲游憩需求的增长,郊野公园游憩功能不断凸显,郊野公园游憩空间逐步成为城市居民户外游憩和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01.郊野公园是什么样子的?
英国:最早提出“郊野公园”概念源于美国的国家公园概念,英国最早提出这一概念,并于1968年根据乡村法《Countryside Act1968》建立了最早的郊野公园。

Lutterworth Country Park,Great Britain
香港:我国郊野公园的起源地香港在殖民地时期跟随英国划分了多个郊野公园,并在1976年颁布《郊野公园条例》,使得香港郊野公园发展成为不同于国家公园的一种独立成熟的公园体系。即郊野公园的存在是为了使市民在邻近市区的地方可以享受到郊野的康乐和教育设施,而无需深入广大的国家公园。
香港仔郊野公园
国内:发达都市圈和城市群开始兴起20世纪90年代以后,受香港郊野公园规划成功模式的影响,我国部分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城市纷纷开始规划和建设郊野公园,如深圳、北京、上海等大都市。
# 郊野公园(Country Parks):游人享受郊游乐趣

郊野公园是指位于城市边缘区,有一定规模,绿地率较高,具备一定生态特征,以郊野自然环境为主的公园。绿地分类标准中,将郊野公园划分在区域绿地下的风景游憩绿地范畴。



郊野公园的分类及特征


02.案例——上海郊野公园的发展

香港郊野公园的建设发展对我国内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上海近年开展了一系列城市郊野公园的建设, 它既是当前处理城市发展与保护环境关系的一种积极探索也是有效利用郊野资源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的一种新的尝试。
郊野公园因其地理区位、景观特点、功能承载、服务对象等的特殊性而与一般的城市公园规划有着较大的不同。

上海第一批郊野公园主题特色
一上海市廊下镇郊野公园
廊下郊野公园廊下镇位于上海市金山区中部偏西南,交通便捷。是上海近期重点建设的六个郊野公园之一。结合廊下郊野单元规划的编制,依托现状丰富的生态资源,通过景观整合与旅游体系构建,带动金山及周边片区的旅游开发、功能提升。
主要基于廊下郊野的特点,以农为核心,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 生态提升在维护生态环境、突出乡野特色方面,规划保留了当地农田阡陌、水道蜿蜒的自然景观特征,通过土地整治和环境治理的措施,迁退低效和污染的工业厂区,恢复农田、林地、水系的基础生态功能。


2. 产业转型在转变生产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规划立足于农业生产,提出“研发种植、加工物流、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农业转型发展战略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功能布局,通过构建“一村一农场”,培育现代农业综合体,引入农产品加工、销售等高附加值环节,鼓励乡村观光休闲业发展,从而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实现农民增收。


3. 原住民保留规划充分认识到保留原村民居住是保障农村经济活力和留住乡愁的根本,通过村容和环境整治、完善基础设施和优化出行条件,改善并提高了农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


在运营管理和机制设计上,鼓励镇、村集体和村民自主参与郊野公园的农场经营和公园运营,让更多村民自愿留在本地居住就业,真正成为郊野公园的主人。
二上海市嘉北郊野公园
嘉北郊野公园总面积14平方公里,位于嘉定绕城森林的西北部,东至沈海高速,西至嘉松北路,南至嘉安公路,北至规划中的密林路。

规划图
根据规划,以沪宜公路为界,郊野公园北部近6公顷土地将重点打造密林、花岛、运河等景观,南部至少8公顷土地则重点打造田园农庄、设施农田、生态湿地等,公园显现“南田北林”的鲜明特色。

与此同时,有3条“轴”贯穿整个公园,即两岸林地密布、水网丰富的“活力之轴”祁迁河,汇集古寺、古村、古树、古闸口、杉林等的“历史之轴”盐铁塘,还有以吴兴寺为起点,一路绵延至水门的“变迁之轴”练祁河。

上海嘉北郊野公园体现“南田北林”的风貌特点,追求一种回归朴素、自然宁静、又见一缕炊烟的乡村田园风景。是上海市民观赏乡村风景和体验乡土田园生活,带有郊野情趣特色的公园。


0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郊野公园发展建议


1. 郊野公园以生态保护为核心,激发生态资源的产业价值郊野公园作为生态宜居的风向标,坚持生态优先,彰显的是自然特色。在人与自然的相互融合的同时,也应激发生态资源的产业价值。
2. 郊野公园强化三产联合,推动产业转型三产联合,发展第六产业。稳固一产,发展精品农业,结合“三区”建设和科学技术,提升农产品质量;提升二产,建设乡村休闲和农业旅游设施及乡村工坊;创新三产,以集体经济组织和社会资本合作为模式,打造旅游游憩产业。

3. 打造主客共享空间,促进地方经济以郊野公园建设作为推进农村生态、生产、生活的助推器,把最美的风景留给本地居民,推进集中居住,优化乡村风貌,把居民留在公园,生活在公园,让农村新社区成为保留乡村生活方式,承载乡旅特色产业的重要空间。
4. 在地文化植入郊野公园规划建设,实现地方文化振兴挖掘梳理在地文化,将文化这一灵魂融入郊野公园;在郊野公园规划建设过程中对历史遗迹、古建筑等进行保护,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积极开展文化旅游,衍生文化产品的研发,实现地方文化振兴。
5. 郊野公园的可持续运营和管理在运营和管理过程中,应积极宣传和引导,多方紧密协调;倾听村民的诉求,让百姓有获得感和自豪感;开展乡村旅游,提升乡村环境,让村民融入郊野公园的旅游发展中来,成为受益方;就业优先向当地老百姓倾斜,保安、绿化等人员的招聘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优先录取当地村民。


04.结语

在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中国郊野公园应探寻产业振兴、生态保护、主客共享、文化振兴的新模式。郊野公园可以对田、水、路、林乡村肌理进行系统优化,通过风貌塑造和环境品质提升。引入社会资本“注功能”,对产、村、人、文功能结构进行分类提升。需优化产业链和产业生态,更好地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参考内容:1.何静雯.城市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质量评价研究 ——以上海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21.2.乡村规划与建设,生态修复网,【案例分享】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郊野公园规划3.嘉定都市网,嘉北郊野公园规划及施工情况4.乡村振兴导向下的郊野公园规划设计实践5.《上海市郊野公园布局选址和试点基地概念规划》(2013)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文丨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 边宇旋编辑/版丨Miya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等综合整理,版权及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分享不用于商业用途。相关事宜可联系我们。










欢迎
  • 联系电话
    0571-85066824; 13372558589
  • 邮箱
  •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祥生中心6幢303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