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程度加速,城市化发展产生的若干问题成为我们作为城市居民需要关注的焦点,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面对城市化进程产生的许多灰空间,将这些灰空间重新利用,去存量变新的公共体验空间,解决城市肌理碎片化、居住空间分割、视觉空间压抑等其他问题。
桥下空间的平面布局、空间高度与一般街道空间尺度不同,高架桥两侧往往有车道隔离,如何巧妙地利用这些空间特征,根据不同灰空间的场地现状创造适合场域的公共功能,给与多样化的解题答案。
通过解析不同地区的桥下空间案例,这些灰空间既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社区分隔、城市肌理碎片化等,也有来自社会环境、法规政策、场地现状等方面的条件限制,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有些许启示。
多功能公共空间
The Bentway,加拿大多伦多
1950到1970年代是多伦多市兴建城市高架公路的高峰,嘉甸拿高速公路(Gardiner Expressway)就是在此期间的建成的。1970年代中期到现在,因为市民的反对,绝大多数高架道路的建设计划被取消,部分高架道路被拆除,这些设施的管理与维护主要由多伦多交通运输服务(Toronto Transportation Services)承担。嘉甸拿高速公路始建于1955年,是一条8到10车道的市政高架道路,由多伦多市全资持有。这条高速全线沿安大略湖展开,这是造就了它特殊的景观与之后的境遇。

1966年的多伦多高速路网计划

改造前的高速公路

高架与改造后的桥下溜冰场 © PUBLIC WORK
设计团队完全从基地自身出发去构想一个多功能空间,展示了如何通过重新利用单一功能的基础设施去塑造一种全新的公共生活。高架道路这个在20世纪代表着割裂的交通设施,成就了足以代表多伦多城市灵魂和精神的公共景观。
设计将桥下空间中连续的柱子转化为55个“公民房间”(civic rooms),也将这种公共、共享的意向给形象化了。“房间”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在一起使用,它们的功能跨度从冥想空间、创意中心到市场,这些功能支撑起The Bentway的发展框架和长久远景。除了具体功能以外,设计师将沿高速公路的空间用一条步道环通,改造成对步行、骑行友好的通道,甚至在冬天变成溜冰场。

The Bentway第一期空间轴测 ©️ 冶是建筑
从垂直元素来看,由于高架道路下方高度过高,有些地方达到15米,建筑师通过地形塑造、增设平台等方式重新划分空间,使空间从基础设施的尺度转化为人的尺度,也把沿线公共、私人的土地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混凝土柱在用作公共艺术的素材的同时,满足照明设施、供电等的安装,确保满足各种时段、各种规模活动的需求。




©️ PUBLIC WORK

©️ The Bentway官网
The Underline,迈阿密低线公园
The Underline位置优越,从地铁 Dadeland South 站一直延伸至迈阿密河的边缘,成为总长402公里的城市道路网的“椎骨”部分。它不仅能确保步行者和骑行者的安全、使社区关系更加紧密,也能为城市多创造超过40公顷的绿化面积。从某种程度上说,甚至成为整个城市的地标景观。
该项目的激动人心激发了US-1沿线的进一步发展,并有望对该地区产生重大的经济影响。蝴蝶园,狗公园,运动器材,篮球场,小型足球场,音乐会和纪念性艺术品陈列都已计划中。为了服务所有年龄段的用户,The Underline全年将举办众多健康与保健,冥想,瑜伽,文化,教育和环境节目。




©️ The Underline官网

轻轨下现状 ©️ The Underline

低线公园设计意向 ©️ The Underline
万隆高架桥下电影公园,印度尼西亚万隆
Taman Film公园能容纳大量的观众,而且平时可用作交流和活动空间。场地地形向河流方向自然下降,内外半径不一的曲线台阶,提供不同大小的用于交流的私密“空间”。最终呈现既有趣又有高度灵活性的座位空间,人们三五结群利用台阶式座椅空间。台阶的曲线几何形状加上被不同绿色的人造草地覆盖,所以整个空间呈现出“蓬松感”,给人一种想要触摸和拥抱的冲动。天桥充当了整个区域的屋顶作用,令人免受雨水的侵扰,而这又促使人们脱下鞋子,将Taman Film视为一个室内而非室外空间。即使不放映电影,附近城中村的居民依然喜欢来这里聚会聊天。
居民们将这儿视为他们的“城市客厅”,社区里的孩子们放学后会来这里玩耍,也有在这里迈出人生第一步的婴儿。久而久之,这个公园给居民带来了不可言喻的“归属感”。这里每周都会举办不同规模的聚会,从每周的arisan活动(一种印尼妇女间的社交聚会,涉及集体募捐和幸运抽奖)到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社团活动,如当地的跆拳道俱乐部也会在公园进行训练。周末会有小贩坐在底层台阶上售卖孩子们喜欢的 “气球剑”,也有家庭在此野餐聚会。

©️SHAU


©️SHAU
户外运动公共空间
L社区活动公园,墨尔本 / March Studio
移除铁轨沿线的平交道口,将从前无法使用的公共区域开辟为新空间以供社区使用,因而在铁路线下形成可共享的路径网络。沿铁轨的社区活动站点提供了运动场所及娱乐设施,是一处独特的、生气蓬勃的和具有高度可识别性的空间。空间旨在利用颜色和图案为该区域创造一种身份属性,表达当地的社会和文化价值,培养社区联系和地方自豪感。March Studio为每个活动公园开发了一个充满活力的体验场地,与当地基础设施形成鲜明对比,成为创作和发现一系列超级图像的理想画布。
整个项目的主要挑战是在大型新建基础设施上,创造一处深具功能性、包容性和吸引力的公共空间,重塑当地社区景观。
通常,高架桥和铁路下方的空间往往被忽视或者遗忘,因此挑战在于开辟活动空间和连接走廊,将“低线”渗透到生活当中,使之成为一处提供全新的公共参与和娱乐的空间。该项目作为案例,完美展示了如何改造铁轨沿线的可利用。

项目鸟瞰 ©️March Studio










桥下空间改造后的社区活动空间 ©️ March Studio
植物主题公共空间
本项目位于洛杉矶卡尔弗城(Culver City)内。项目基地本是高架铁路下的一片再普通不过却又随处可见的空地,建筑师通过设计,将其改造为了一个城市的公共花园。在基地上方,火车像移动的冰川一样呼啸而过,在人眼中定格出迷人的光影效果。支撑着火车轨道的强有力的混凝土柱则优雅地融入了地面环境中。
项目中的这个平台公园给出了一个答案,那就是少即是佳。设计团队减少了程式化的空间设置,通过高低不同的植物来限定空间,从而营造出一系列与众不同的环境氛围。至此,既定的体验被自我探索所取代,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双脚和五感来肆意地感受这个公园。本项目并没有什么宏大的目标,只是想提供一个可以放松的平台。人们在这个城市广场般的共享空间中驻足或闲逛。木台堆叠形成休息空间,树干被打磨成座椅;小摊贩卖着零食,人们三五成群享受着美好的时光。

花园局部 ©️ 谷德设计网gooood

景观搭配 ©️ 谷德设计网gooood

植物细节 ©️ 谷德设计网gooood

公园的座椅空间 ©️ 谷德设计网gooood
写在最后
城市更新的良性发展是有机生长起来的,桥下空间只是这些被忽略的灰空间的其中一部分,这些灰色地带的公共空间占据了城市居民的公共空间使用范围,通过合理适当的设计过后,赋予这些灰空间全新的公共使用功能,重新交还给城市居民。
这些被忽略的灰空间比想象的更重要。
参考内容:1. The Bentway 2018/19 Annual Report2. The Bentway / Public Work3. https://www.thebentway.ca/4. 迈阿密高线公园开工,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 主持设计,作者 Niall Patrick Walsh | 译者 舒岳康5. 印度尼西亚高架桥下电影公园6. 万隆高架桥下电影公园景观设计 l SHAU7. SKY-RAIL社区活动公园,墨尔本 / March Studio色彩、个性、活化、社区连接8. 平台公园,洛杉矶 / Terremoto,高架铁路下的城市空间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文丨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 邓聪编辑/版丨Miya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等综合整理,版权及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分享不用于商业用途。相关事宜可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