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陈向宏团队(顶度集团)旗下机构
河北“大名集荟”夜经济火爆出圈的底层逻辑

2025-8-29 17:5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5| 评论: 0



一、发展历程:从“单一夜市” 到 “主客共享文旅街区” 的三级迭代

大名集荟的发展以“精准定位、逐步升级” 为核心逻辑,依托政策契机与专业合作,历经三个关键阶段,实现从 “季节性活动” 到 “城市文化地标” 的蜕变,且各阶段细节与背景更清晰:

1.0 阶段(2024 年 7-9 月):假日型宋风国潮夜市

•启动背景:以承办第七届邯郸市旅发大会为关键契机,县领导决策利用北城门外京府大街 340 米路段打造夜经济 IP,由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全程主导布局,仅投入 400 余万元(主要用于特色餐车、门头店招和打卡节点的定制),40 天内完成 “策划设计 - 落地施工 - 开街” 全流程。

•定位:以“北京大名府・宋风国潮” 为主题的假日型夜市,聚焦 “夜经济” 初步激活,填补区域夜间文旅空白。

•核心内容:融合水浒文化与沉浸式体验,设置特色摊位车、通关文牒(含消费抵扣券),植入古装巡街、打卡装置等互动场景,2024 年 9 月 14 日开市即引爆流量,日均人流量超 10 万人次,单日营业额最高达 37 万元。

•客群:以本地居民为主,兼顾周边短途游客,快速形成“夜间消费热点”。2.0 阶段(2025 年 1 月起):冬季主题沉浸式集荟•定位:突破季节限制,以“暖冬消费场景” 破解夜经济 “冬冷夏热” 难题,强化 “文旅融合” 属性,成为春节期间核心文旅吸引物。

•核心内容:新增“户外火锅(直径 11 米,48 人位,预约等号模式)”“长桌宴”“围炉煮茶” 三大冬季特色区域,同步举办 “大名团圆年” 主题活动(新春祈福会、万人火锅宴、守岁花灯、非遗民俗大赏);延续宋风基调,优化冬季氛围灯光与标识系统,提升游客体验温度。

•客群:转向以旅游客群为主,覆盖“美食观光、旅行打卡、休闲购物” 需求,省外游客占比达 10.2%(主要来自河南 28.36%、山东 23.49%、北京 11.87%)。

•关键节点:2025 年春节期间获央视 CCTV4 专题报道,成为区域冬季文旅爆款,带动全县旅游数据大幅增长。



3.0 阶段(2024 年后持续推进):主客共享文化旅游休闲街

•定位:从“活动型 IP” 升级为 “城市生活代名词”,联动大名古城、惬山湖等片区,实现 “主客共享、全时段运营”,打造国家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

•核心内容:以“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可阅读街区” 为目标,整合 “沉浸夜游、文化体验、国潮文艺、网红打卡、节庆活动” 多元功能;业态上引入 luckin coffee 等品牌茶饮,开设 “大名礼物” 文创店(旅发大会期间成为古城打卡点,春节日均营收 2 万元)、啤酒屋、甜品店等,形成 “文化 + 商业 + 休闲” 复合生态;同步推进与古城 D6 街区(“古城文化 + 网红特色” 融合)的联动,串珠成线打造旅游观光线路。

•客群:兼顾本地居民日常休闲与全国游客文化体验,实现“生活街区” 到 “文化地标” 的跨越,2024 年累计带动古城沿街门市价值大幅溢价。

二、设计理念:以“在地文化为核,现代创新为表” 的多维融合

大名集荟的设计始终围绕“历史文化活化” 与 “现代体验优化” 双主线,结合 “系统规划、运营前置” 原则,构建 “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承” 的文旅空间,补充更多落地细节:



1. 文化内核:解码在地历史,重构文化表达

•基因锚点:以“北京大名府” 历史文脉为核心,深度融合宋风文化、水浒文化(如《久闻大名》沉浸式驻场演艺)、成语文化(“凿壁偷光” 衍生 “凿光咖语” 场景)、狄仁杰历史(《大名・狄公》悬疑舞台剧),避免 “千街一面”。

•故事线设计:构建“解码之始→文化觉醒→文化共享→文化重构→文化升华→文化沉淀→文化创新→未来共生” 的完整文化探索路径,通过 “数字瓮城光影秀”“元宇宙 D6 街区” 等数字技术,让街区成为 “活的文化载体”。

2. 空间设计:节点赋能,打造 “可阅读” 场景

•地标节点:以“智慧之门(南门,结合成语与石刻文化的入口地标)”“成语之窗(北门,镜面映射现实与虚拟)” 为南北门户,中间串联 “时光涟漪(波光泉,隐喻时间流动)”“启光之柱(动态光柱,数字化文化表达)”“石影回廊(休憩 + 文化传承)” 等 10 大特色节点,形成 “一步一景一文化” 的体验动线;同时联动大名府文化街区(800 米历史文化街区,含故城遗址博物馆、石刻博物馆)、惬山湖公园(“惬山古偃” 生态场景),实现 “夜赏”“夜游” 场景延伸。

•功能布局:按“核心业态 + 配套服务” 划分区域,如 “未来驿站(大名礼物店)”“凿光咖语(旗舰咖啡店)”“蝶变之翼(啤酒屋)” 等,兼顾消费与休闲需求,且所有空间设计均前置考虑运营便利性(如摊位 “一码结算” 系统适配)。


3. 场景与运营:“轻资产 + 高体验”,前置化运营思维

•场景创新:聚焦“夜赏、夜市、夜品、夜游” 四大夜间场景,平衡 “烟火气” 与 “文化味”,如宋风古装舞者巡游、电子孔明灯祈福、潮汕英歌舞表演等沉浸活动;春节期间联合国内顶尖公司举办大型灯会,以 “新奇特” 彩灯艺术演绎历史文化,营造 “合家欢仪式感”。

•运营逻辑:坚持“运营前置、持续优化”,采用 “轻资产运营 + 跨界合作” 模式 —— 与浙江旅科院建立 “策划 - 落地 - 跟踪指导” 全流程合作,避免大拆大建(依托现有市政道路微更新);创新 “免租金、按销售额提成” 合作模式(后期过渡到 “提成 + 保底”),由易云零售管理开发统一收费结算系统,实现 “一码结算”,降低商户门槛的同时保障运营规范。


三、取得的成就:经济、社会、文化多维突破

1. 经济带动:成为地方高质量发展 “新引擎”

•游客与收入:2024 年累计接待游客 630.95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占 GDP 比重达 18%;2025 年春节接待游客 210.98 万人次(同比 + 380.27%),旅游总花费 14.3466 亿元(同比 + 995.16%),正月初五单日峰值 30.4 万人次(同比 + 467.77%);
国庆期间接待游客 215.9 万人次(同比 + 462.2%),旅游总花费 15.1 亿元,“十一” 单日营业额 37 万元;2025 年五一接待游客 120.43 万人次(同比 + 185.10%),旅游总花费 4.08 亿元(其中大宗消费 9504.10 万元),释放 “一业兴、百业旺” 乘数效应。

•就业与消费:带动就业岗位新增 1.2 万个,激活餐饮(大名小吃供不应求)、住宿、交通、零售等关联产业;大名集荟自开市以来营业收入超 1200 万元,“大名礼物” 文创店 2024 年销售额 254 万元,实现盈利;古城沿街门市经改造后价值大幅溢价,文投公司通过 “低租高运营” 模式实现门市 100% 出租且盈利。


2. 社会与文化:提升城市形象与民众认同

•城市品牌:成为邯郸乃至河北文旅“新名片”,央视先后 12 次报道(含《新闻联播》《东方时空》《传奇中国节》),新华社、央视网等央媒及省市媒体持续聚焦,“久闻大名” 美誉度显著提升;2025 年春节以夜经济为主体的做法获《新闻联播》专题报道,成为全国中小城市文旅参考案例。

•文化参与:通过《大名・狄公》《久闻大名》等演艺、非遗展示、民俗活动,提升民众文化参与度;文投公司租赁古城门市时采取“零租金起步” 模式,降低本地商户参与门槛,形成 “政府引导、民众参与、市场响应” 的良性互动,文旅产业获全县群众广泛支持。



四、全国推广价值与意义:为中小城市文旅发展提供“大名范本”

大名集荟的成功经验,对全国同类城市(尤其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文旅资源开发不足的中小城市)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补充更多可落地的实操经验:

1. 模式可复制:“低成本 + 高成效” 的文旅破局路径•轻资产运营:避免大规模拆迁改造,依托现有市政道路(京府大街)、老旧厂房(改建故城遗址博物馆)进行微更新,通过“主题包装 + 业态植入 + 活动运营” 实现 “小投入大产出”—— 大名集荟仅投入 400 余万元(主要用于餐车定制),40 天完成全流程落地,为资金有限的城市提供 “低门槛启动” 参考。

•逐步迭代策略:从“单一夜市(1.0)” 到 “冬季特色集荟(2.0)”,再到 “主客共享街区(3.0)”,分阶段聚焦核心需求(先激活夜经济,再突破季节限制,最终实现片区联动),降低试错成本,适合文旅产业起步阶段的城市。


2. 机制可借鉴:“政府 - 市场 - 社会” 三维协同

•政府引导:以承办旅发大会为契机,明确“一轴两城、虚实相映” 总体格局,统筹规划空间与活动,开放机关、学校停车场免费供游客使用,开通免费公交接驳,保障公共服务;

市场运作:引入浙江旅科院等专业团队负责策划运营,与 luckin coffee、文创公司等跨界合作,提升商业活力;

社会参与:文投公司通过“零租金、按销售额提成” 模式吸引本地商户入驻,鼓励民众参与夜市经营、文化活动,破解 “政府单打独斗” 难题。



3. 文化可活化:在地文化与现代消费的 “精准嫁接”

•避免“同质化”:不盲目复制“网红打卡点”,而是深度挖掘 “北京大名府”“水浒文化” 等在地资源,通过 “数字技术 + 沉浸体验” 活化 —— 如数字瓮城光影秀、元宇宙 D6 街区(VR / 全息影像)、《久闻大名》沉浸式演艺,让传统文化 “活起来”;同时保留夜市 “烟火气”,如特色小吃、平价消费,平衡 “文化味” 与 “大众性”。

•情绪价值营造:从游客需求出发,设计“围炉煮茶”“万人火锅宴” 等社交场景,“电子孔明灯祈福”“灯会合家欢” 等情感体验场景,满足现代游客对 “互动感、仪式感” 的需求,提升复游率。


4. 运营可落地:“前置规划 + 动态优化” 的长效保障

•运营前置:项目启动前即联合专业团队(浙江旅科院)进行市场调研、业态规划,甚至提前设计“一码结算” 系统、商户淘汰机制(对低营业额业态动态更换),避免 “建完再改” 的浪费;如 “大名礼物” 店装修时即按 “打卡点” 标准设计,开业即成为网红地。

•团队建设:构建“专业团队 + 本土队伍” 双轨模式 —— 前期依赖浙江旅科院等外部团队输入经验,后期通过 “跟学 + 实践” 培养文投公司本土运营队伍,避免 “过度依赖外部团队” 导致的运营断层;大名集荟、“大名礼物” 等项目均通过 “外部策划 + 本土落地” 实现长效运营。综上,大名集荟不仅是邯郸大名的“文旅标杆”,更以 “轻资产、强文化、高参与、可落地” 的特点,成为全国中小城市依托历史文化、激活本土经济、实现文旅高质量发展的 “可复制、可推广” 样本。
欢迎
  • 联系电话
    0571-85066824; 13372558589
  • 邮箱
  •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祥生中心6幢303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