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的东南沿海,有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临海。这里坐落着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一个融合了自然风光、历史遗迹和现代活力的5A级旅游目的地。从东晋时期开始,台州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军事和文化的重要城市。台州府城不仅保存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如被誉为“江南长城”的台州府城墙,还有巾山、东湖等自然与人文景观,它们共同见证了台州的沧桑巨变和文化传承。
一、 项目概况
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位于临海古城,台州市临海区,景区总面积3.12平方公里,包括台州府城墙、紫阳古街、东湖、巾山等主要景点。唐武德四年始置台州,此后,台州的州、路、府治所均设临海,并修建长城以抗倭,留下临海古城遗迹和临海古长城,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在2022年成功创建5A级旅游区,成为近两年来最热门的古城旅游目的地景区,游客量居于全省景区前列。
(图源台州府城公众号)
台州府城墙:又称“江南长城”,始建于东晋,扩建于唐,定型于宋,完善于明清,兼具军事防御和防洪双重功能。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古建筑学家、长城学会原名誉会长罗哲文先生称台州府城墙为北方明长城的“师范”和“蓝本”,并誉台州府城墙为“江南八达岭”。台州府城墙沿江而起,依山而筑,雄奇峻秀,其建筑之独特,形制之规范,保存之完好,信息之丰富,为全国所罕见。城墙沿线,敌台、天坛、瓮城、马面、古炮等古迹众多,底蕴深厚,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图源台州府城公众号)
巾山:又称巾子山,是临海的标志。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相传西汉道士华胥子,即皇华真人曾在此山炼丹修道,历经磨练,得道升天时掉落的头巾化成此山双峰,巾山因此得名。巾山高不过百米,山顶东、西两座山峰,相距五十多米,为巾山的最高点,山顶有大、小文峰双塔,是临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之一。巾山景区现有保存完好的千佛塔、大文峰塔、小文峰塔、南山殿塔等四座古塔。2013年千佛塔入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巾山塔群(包括千佛塔、大文峰塔、南山殿塔)入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巾山,山临水,城抱山,一山四塔、三教胜地。山中古迹众多,历代名人多有题咏,为浙东“唐诗之路”枢纽地。
(图源台州府城公众号)
东湖:位于台州府城东侧,开凿于北宋年间,原为水军泊船屯兵之所。北宋熙宁四年(1071),经台州郡守钱暄疏浚拓建而成湖,并辟为园林。宋代以后,东湖代有浚修。清代国学大家俞樾曾记:“杭州有西湖,台州有东湖,东湖之胜,小西湖也。” 东湖总面积为280亩,分为三大区域:前湖区,湖心区和后湖区。前湖区由依水山庄、荣兴堂、东湖碑林组成;湖心区由湖心亭、半勾亭、骆临海祠、樵云阁、逢源亭、樵夫祠遗址组成;后湖区由琪水园、小鉴湖、海礁苑组成,整体呈现出典型的江南园林风貌。
(图源台州府城公众号)
紫阳街:紫阳街历史街区—台州府城历史上最繁华的商业街区,是府城千年历史的一个缩影。
(图源台州府城公众号)
台州府城内部街巷空间,于唐宋时期基本成形,宋代州城内有南北走向的街巷八条,东西走向的街巷二十多条,目前为止,整个府城有50余条小巷。
宋元以来,东起崇和门、西至朝天门的东西大街和南北走向的紫阳古街成型,架构起州城的十字轴线,也就是现在的紫阳街、西门街历史文化街区。
(图源台州府城公众号)
二、产品模式
(1)改造模式微改造,主客共享的经营模式——人间烟火气,最治愈生活的浮躁。台州府城内生活着2.8万原住民,对于在古城生活多年的居民来说,老宅的一砖一瓦、院子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岁月的见证。这里拥有台州府城墙、巾山塔群、恩泽医局旧址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海词调、黄沙狮子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凝结着府城居民的记忆和感情,在府城景区提升改造中,并没有将原住民进行全部迁出,而是在保留原住民的基础上,梳理街巷空间,保留老街的肌理和文化,进行绣花针式的“微改造”,既还原传统历史风貌,又提升居民居住环境。原住民与旅客相得益彰、老味道与新业态互相交融,老建筑与新情怀和谐碰撞,构建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历史文化名城,一个有温度、治愈生活浮躁的旅游景区。
(图源台州府城公众号)
(2)业态构建年轻化的业态产品体系,为古城注入焕新活力作为一个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古城,在业态设计的选择上,没有模仿传统景区的道路,而是吸纳很多年轻人,吸引年轻人进行创业,增加古城的活力,据统计,近两年景区新增各类文旅业态200多家,年均营业额从2.5亿元增加到3.3亿元。其中,60%是经济业态,其中25%为传统文化店铺,35%是新引进的年轻业态。
古城年轻态——年轻人,让古城充满活力;开放包容,让古城永远年轻。台州府城不止成为了 年轻人向往的“诗和远方”,而且吸引不少年轻人来到这里,愉悦地融入这方烟火人间,开启“创业追梦”之旅。“年轻态”已成为台州府城一张新晋的标签。如来自山西的王伟办起“五月工坊”,被当地青年热捧为“临海在地内容基因库”;天台姑娘谢然羽在三抚基巷开起再望书苑,顶楼露天小剧场成了脱口秀开放麦活动的根据地;江南文旅新零售品牌江南赞创意推出“得胜酒”,寓意旗开得胜,颇受好评;公共艺术节、咖啡师大赛、樱花市集等年轻态活动,让古城新市更具魅力。
古城年轻态部分业态
再望书院城市会客厅活动
(3)严格的业态品质把控,保证古城旅游体验质量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内业态类型较为丰富,但对业态店铺的入驻进行的严格的品质把控,并非所有业态都可随意入驻;且对景区内原有的单一重复业态进行改造,营造店铺氛围,提升店铺品质,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氛围和业态体验,保证古城旅游体验的质量。
府城业态实景
(4)做活夜经济,延伸消费时间与品质
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在业态上,面向现代人的消费需求和趋势,积极构建城市夜游业态,打造“府城夜华”夜游品牌,如依托本土青年文创平台开展24小时书店、喜剧夜场、在地乐队等小型文化夜游活动,形成了辐射古城的夜经济集聚区,不仅提升府城内部的烟火气,更能丰富游客的体验业态,延伸游客消费的时间,促进旅游二次消费,成为游客的消费价值释放集中地,目前,台州府城内部以紫阳街历史街区为代表,入选浙江省首批夜间文化和消费集聚区。
(图源台州府城公众号)
(5)构建类型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居民及游客的精神世界台州府城的业态同样关注居民和有游客的精神世界,吸引文化类店铺入驻,构建“一月一集市”“一月一节庆”体系。举办长三角职工疗休养交流协作大会、柴古唐斯越野赛、公共艺术节、美食庙会、樱花市集等一系列活动,鼓励景区内文创企业、民宿书店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目前,在紫阳街区入驻的业态中,文化类产业占比54.2%,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正在不断丰富。
台州府城旅游区内文化活动概览
(图源台州府城公众号)
三、经验借鉴
(1)保留原真性:在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开发时,并没有进行大范围的拆迁,也没有驱逐里面的原住民,而是对府城进行保护性开发,主客共享,保留烟火气和原真性,给游客一个真实的古城旅游区。(2)高品质的把控:在景区开发时,不是一味的盲目开发,而是对里面的业态进行高品质的把控,给游客创造一个安心有保障的旅游氛围。(3)关注人文性:在景区开发中,注重原住民和游客的协调关系,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配套,同事也注重原住民和游客的精神需求,大量的活动举办和文化展览,丰富原住民和游客的精神世界。
结语台州府城成功地将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文化与商业有机结合,为古城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无论是漫步在紫阳古街,还是徜徉于东湖的园林之中,或是在巾山下仰望双塔,台州府城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每一位游客。这里不仅是一个旅游目的地,更是一个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典范。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文丨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 董书娜
编辑/版 丨菠萝榴莲妹
责任编辑 | 刘可乐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等综合整理,版权及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分享不用于商业用途。相关事宜可联系我们。
加入小镇乌托邦联系电话:0571-85066824业务咨询电话:13372558589关联微信公众号: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