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陈向宏团队(顶度集团)旗下机构
城市更新丨微改造下的休闲街区设计

2023-10-12 10:5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01| 评论: 0 |原作者: 王凯宇


“微改造”的精髓在于一个“微”字,在于把“绣花”功夫做足。什么是“绣花”功夫?就是“善用小变化、小改造、小更新,提升居民获得感与幸福感”。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逐渐由“高速度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为满足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城市发展的策略也进行了新的改变,城市发展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升。相比大规模重资金的全面更新改造,城市更新逐渐偏向小规模更精准的“微改造”。例如对历史文化街区“针灸式”更新,保留原有城市布局和肌理,发扬地方特提升建筑形象,修旧如旧,延续历史文脉和城市记忆。

城市街区“微改造”(图源csus智慧城市领航微信公众号)

什么是微改造?
微改造是在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和基本不改变建筑空间主体结构的前提下,通过改造、修缮、局部整治等手段,对建筑物和空间的一部分进行改造或更新设施、完善功能以提高品质。微改造包括以下几种情况:改造建筑立面以提升城市形象,例如对城市重要道路两边旧建筑的立面进行提升改造;通过升级改造部分或全部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例如对城市中的旧厂房、旧仓库进行改造以满足新的产业功能需求;对建筑局部进行拆建、功能置换或保留修缮,以整治、改善、保护、活化,完善各种设施,提高城市品质。城市更新的微改造模式更加注重人居环境的改善、产业活动的升级以及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适应当前城市发展的新要求。

街区“微改造”(图源搜狐网)

微改造原则与要求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市永庆坊历史文化街区视察时提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城市更新中的微改造应突出“微”这一特征,精准解决场地现存问题,充分考虑场地中的街巷道路、河湖水系、公园广场、街道绿化之间的连接关系。以问题为导向,精准解决场地现存问题,提升场地整体环境。在改造过程中,不能一味的为了效果推倒重来,应是循序渐进地以点线拼合成面状公共空间。

(图源美篇)

案例分析
广州的西关老城区有一条百年老街——恩宁路,这一带文物古迹遍布。恩宁路位于广州西关老城区的心脏地带,对广州而言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因旧城生活风貌保存完好,被称为“广州最美老街”。恩宁路有一个麻石路、黑瓦顶的传统特色的老城街道,经过改造后,摇身一变,变成了现今最火热的文艺打卡地标之一,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旧城微改造项目——永庆坊。

恩宁路(图源新浪网)

永庆坊前身为永庆大街,位于恩宁路的中心地段。街区骑楼建筑留存完整,文物古迹丰富多样,保留了当地几代居民的生活痕迹。但由于人口的逐渐增加,街区生活环境变差导致年轻人口流失,街区逐渐老龄化,因此永庆坊的改造不仅是城市更新的需求,更是当地居民的需求。永庆坊代表了一种新的城市更新方式:由大拆大改转变为减量规划的“微更新”。

永庆坊前身(图源北京城市建设研究发展促进会微信公众号)


永庆坊现状(图源搜狐网)

在项目改造过程中采用政府主导、企业承办、居民参与的模式,确保老街区以新风貌复活,给居民提供新的生活场景,人与环境相互融合。
政府主导:在永庆坊“微改造”模式中,政府建立起以“引入社会资本”、“搭建协商平台”和“保障公共利益”等内容为主的主导机制。
企业承办:政府与万科签订了“BOT”协议(Buli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的改造模式,政府通过公开招商引入万科集团,由万科负责改造、建设和运营,引入众创办公和创意产业,运营期满后交回政府,实现政府、民众和企业的“三方共赢”。
居民参与:政府重视公众参与的作用 ,通过公共平台,让城市更新的相关利益人充分沟通,让社区的新老居民达成文化和价值共识,使居民能够更好融入社区。

项目改造策略(图源网易)

永庆坊在改造过程中坚持修旧如旧,建新如故。保留原始街区格局。对建筑进行小规模修补与外观提升,保留原始路面材质,优化输水管道,增设现代化配套,完善社区卫生、排水消防设施。为提升整体街区形象,永庆坊周边道路全部都进行了统一铺装改造,采用深灰色花岗,原汁原味保留岭南地区特色地貌。此外,团队还利用场地废料例如瓦片、青砖、麻石和木材,将它们转变成场地内的景观元素,营造场地的古朴氛围,感受街巷的过往。



(图源北京城市建设研究发展促进会微信公众号)

在公共空间营造上,永庆坊以荔枝湾为景观,通过“揭盖复涌”再现水网交错、舟船往来的老西关生活。设计还原了小桥流水人家的市井雅趣,以水景串联街巷,融合周边公共空间,不仅为游人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也扩大了居民生活空间,改善当地生活环境,为当地居民提供新的活动场景。



荔枝湾(图源搜狐网、大洋网)

在业态植入方面,永庆坊不仅做了当地特色、非遗文化和老字号传承,也引进了餐饮酒吧、咖啡文创、青年公寓等全新的功能,以新旧碰撞为老街区带来新的活力。场地内大部分原居民住地置换成为商业用地、商务用地以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用地,着重打造办公空间、教育空间和户外公共活动空间三个不同场地,更新后的片区导入了以文化创意为主的新兴产业,使整个建筑空间外旧内新。



(图源北京城市建设研究发展促进会微信公众号)




(图源周末去野微信公众号)

永庆坊旧城街区微改造的成效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城市老旧城区改造更新的现状,具有典型示范意义。项目坚持以“绣花功夫”唤醒老城市新活力,保护且活化了老城肌理,让岭南传统文化与都市现代生活完美融合。

结语
城市更新并不等于大拆大建,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在改造的同时也需要保护好近现代历史文化遗产和当代重要建设成果。保护好,利用好当地文化遗产才能彰显城市特色风貌,避免“千城一面”。
永庆坊改造延续了微更新的“绣花”式改造模式,以温和渐进式的城市演变促成城市生长而非城市增长,除了环环相扣的设计手法与创意,其背后看不见的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深度人文关怀,更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文丨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 王凯宇编辑/版 丨蓝多多责任编辑 | 刘可乐免责声明: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等综合整理,版权及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分享不用于商业用途。相关事宜可联系我们。









加入小镇乌托邦联系电话:0571-85066824业务咨询电话:13372558589关联微信公众号: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
欢迎
  • 联系电话
    0571-85066824; 13372558589
  • 邮箱
  •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远洋国际中心C座1905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