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陈向宏团队(顶度集团)旗下机构
有机更新背景下的城市设计新理念

2023-7-11 15:3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42| 评论: 0


前言
今年年中,“深圳湾超级总部”的优化方案出炉后,吸引了业内众多的流量讨论,此方案对城市设计的未来感、超级化、国际风向也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城市设计是提高城市形体环境质量、城市生活质量的关键部分,也是贯穿城市从宏观到微观所有层面的人的行为模式和事物关系的设计。

深圳湾超级总部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随着各地城市的不断发展,也涌现了许多新兴的城市设计思路,本文将以几个典型城市为代表,希望对这几座城市的设计解读能为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

01深圳:敢于尝鲜
深圳是一座因创新而生的城市,实现创新能级的提升,一直是城市发展的主旋律之一。新时期深圳总体城市设计的目标愿景:“Glocal ShenZhen · 面向世界的深圳家园”。

深圳湾夜景这个愿景为深圳这个“移民城市”注入更多的定居感和家园感,也让深圳成为吸引世界人才、来了就不想走的家园城市;成为超级湾区都会、公共活力城区、立体紧凑城市、先锋人文名城;而后将进一步建设成为更开放、更集聚、更多元、更有个性、充满活力与吸引力的世界级家园城市。


深圳城市设计主旨发展

今年新锐事务所肃木丁建筑事务所于年中放出了“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城市设计的最终优化方案,无论是在竞赛中选中的新锐国产事务所,还是对于深圳湾超级总部未来城市超级城市的定位,都是深圳这个新城对于城市设计创新的一次又一次尝试。


去年开展今年深化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皇岗口岸片区城市设计”,也值得一提,此设计深化了深港澳全方位合作,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充分激发整体效应、集聚效应、协同效应、战略效应、辐射引领效应,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富有活力、竞争力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规划秉持“深圳湾云城市”这一核心理念,打造基于智慧城市和立体城市,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高度合一的未来城市典范,构建世界级滨海城市天际线。

深圳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皇岗口岸片区城市设计

02北京:历史保护与更新
中国城市发展正在进入“减量化、内涵式”发展的时代,将逐步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与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北京作为全国首座减量发展城市,城市建设目标已经率先从量的膨胀转变为质的提升,以城市更新取代新增建设。
精细化城市设计助力中国城市更新:4月23日,自然资源部人事司、国土空间规划局组织开展责任规划师制度建设联合调研,就责任规划师(社区规划师、乡村规划师等)制度助力城市更新、社区生活圈建设和乡村振兴等开展交流研讨。
截至目前,北京全市已有15个城区及亦庄开发区完成了责任规划师聘任,共签约了301个责任规划师团队,覆盖了318个街道、乡镇和片区,覆盖率达到95%以上。2020年4月北京发布的《规划》中提出,按照“一街一策”要求,北京将重点打造13片文化精华区。其中包括:

13片文化精华区

在雄安新区这座新兴未来之城中,也体现着进一步提升公共资源的精细化配置与全生命过程的人性关怀。《建设指南》提出,雄安新区将着眼于最贴近人民生活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构建以“基因街坊”为基本空间单元的城市生活空间。
预计到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45平方米,着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意城市,同时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

03上海:稳妥前进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毫无疑问,社区花园以及社区治理都体现了城市的人民性。城市是人自己造出来的,人们对自己制造的生活空间本来就享有支配权。

上海“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加强“公众参与”“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习近平
区层面对于实施人民城市目标,形成了社区规划师制度与全面试行阶段。2018年以来,为落实“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落实街道规划参与权,加强社会治理和公众参与,本市部分区开始在区层面形成社区规划师制度,完善相关机制,并“一对一”为街镇选聘社区规划师,指导街镇规划建设工作。9月22日,上海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公布五个新城总体城市设计公众版方案:

上海五个新城总体城市设计公众版方案
上海老城厢总体规划即可展现上海城市设计的新时期和新方向,上海老城厢总体规划旨在振兴上海历史最悠久的地区,同时体现对历史的尊重。老城厢位于古老的城市中心,昔日曾被城墙环绕。
SOM的规划可保护该地区街景、建筑与城市形态的历史特征和亲人尺度。该总体规划将保留古城中心内低矮密集的结构和历史悠久的公共空间,同时在特定地点建造更高的建筑,以营造一种归属感。

上海老城厢总体规划

04广州:敢为人先,岭南特色

一直以来,广州秉持“敢为人先,岭南特色”的原则:


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两周年。《规划纲要》明确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广州作为其领航核心城市,承担着引领和辐射周边区域发展的重担。
今年8月广州组织开展了“粤港澳创新合作示范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本次竞赛旨在进行发展策略的深化研究和空间形态的高品质设计,高标准谋划粤港澳创新合作示范区规划设计发展路线图,树立广州最南端海陆门户的城市形象。
最终优胜方案以超级流动的基础骨架、产创互联的双湾芯门户、弹性两栖的万围街区、梯级递进的城海互溶、亲水韧性的御灾体系为五个设计主张,同时提出生长城市、两栖城市的营城理念。

粤港澳创新合作示范区城市设计

05成都:善用好用,新颖创新
成都,在印象中是春熙路的时尚人群,是宽窄巷子中雨后春笋般冒出的新兴潮流店铺,成都市的城市发展定位也正是“国际化时尚大都市”、“世界级一流城市生活”、“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

成都

如其中的天府新区,依托其优良的山水条件,构建人和城市协同共创,人与社会包容共享的 “千年天府,山水智城”。从独角兽岛,到奥体新城,再到未来科技城,高标底、高入围门槛逐渐聚拢起了一个顶级事务所的成都圈子,也形成了成都的高品质城市空间打造的后备力量。
2月5日,成都进行首次最大规模的TOD项目方案集中公布。按照计划,到2023年,成都将全面建成TOD示范项目首期工程,到2025年,完整形成高品质居住中心和多元化消费极核。

成都首次最大规模的TOD项目方案

成都立足于新阶段、服务新格局,是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以TOD引领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公共服务体系重构,加快形成15分钟生活圈。为成都发展注入新思想、新活力,将“全域TOD”上升为城市战略谱写“站城一体、生活枢纽、文化地标、艺术典范”的TOD新篇章,共同绘制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新蓝图。

结语
除以上城市之外,还有杭州、重庆等城市,随着城市尺度的不断扩大、社会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城市设计上也逐渐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城市发展方向,如杭州的“杭州云城”规划、“山水大杭州”、“未来乡村”、“未来社区”策略等,今年10月规自局也公示了《杭州市轨道交通TOD综合利用专项规划》,以高水平打造“轨道上的杭州”为发展总目标,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
这些策略与规划都说明了各地城市设计都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从人民生活的角度入手,从未来城市的方向着力!在不久的将来,相信通过设计界和产业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中国的各大城市将愈发具有焕然一新的温度和风度。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文丨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 郑慧君编辑/版丨蓝多多责任编辑 | 刘可乐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等综合整理,版权及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分享不用于商业用途。相关事宜可联系我们。








加入小镇乌托邦联系电话:0571-85066824业务咨询电话:18600022980关联微信公众号: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
欢迎
  • 联系电话
    0571-85066824; 13372558589
  • 邮箱
  •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远洋国际中心C座1905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