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造另一个时空,人们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开动脑力,宣泄情绪,它让人们再次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感受另一种激情澎湃的瞬间。
前言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断加快了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活动方式。从线上的游戏实时对战,到线下的桌游约战,这两个无疑是巨大的时代红利。线下桌游剧本杀作为时代新兴宠儿,市场规模在不到十年内经历了从零到二百亿的突破,这在之前是绝无仅有的,即使是狼人杀也没有如此的实力。剧本杀究竟有怎么样的魅力快速火遍了中国呢?
绕不开的TRPG
桌上角色扮演游戏(Tabletop Role Playing Game,简称TRPG)是一种最初的角色扮演游戏。游戏《龙与地下城》的出现使TRPG持续跟世界知名的文学、漫画作品(如魔戒、哈利波特、漫威宇宙)、战争游戏(如重现南北内战、或是二战相关的活动以及棋类)、以及因网络兴起而更广泛流行的大型多人线上角色扮演游戏持续互相影响与演进,属于广义的桌上游戏、也是剧情共同创作、开放程式码、知识共享维基理念的早期样貌。
《龙与地下城》(Dungeons&Dragons),这款游戏发行于1974年,可以说是一切桌上和电子奇幻扮演游戏的始祖,基本决定了TRPG游戏的玩法。对没错,前不久上映的派拉蒙新电影《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就是以DND桌面游戏为创作背景的。(忍不住吐槽派拉蒙糟糕的宣发,埋没了一部好电影。)

《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图片源自搜狐网)
《龙与地下城》是建立在重度规则系统之上的,游戏有许多精细且复杂的规则,玩家无须担心游戏过程中会出现不知如何处理的情况。从角色创建到战斗站位等一切操作,玩家都只要查阅规则书就能找到正确的方式。重度规则决定了每场游戏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事实上,玩家玩完一场战役,要花费数周或数月的时间是很常见的,这会用到更多的资料,对玩家来说,常常要买好几本书才能准备好进行游戏所需的所有资料。(重度规则具体描述详见【DND网络喜剧 1 For All】 - 规则律师,强烈推荐观看~)
剧本杀有何不同
剧本杀游戏是近几年在中国出现并迅速风靡的一种真人角色扮演游戏,衍生于LARP(Live Action Role Playing)游戏,直接翻译过来就是“实境角色扮演”。LARP游戏的底层核心,是用户通过角色扮演和代入,融入到开放的空间中,自由的达成自己的目的的游戏形式。

LARP在霍格沃兹上学?(按辈分推算,剧本杀属于是TRPG孙子辈的游戏产品)
玩家需要在主持人的指引下推理剧情、还原人物关系,齐心协力找到“凶手”,同时要还原“凶手”的作案过程并分析其杀人动机。游戏规则和剧情设计带有悬疑色彩,玩家根据剧本提供的线索一步步抽丝剥茧,给予前所未有的新颖体验和身临其境的紧张氛围,在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在不同风格的剧本中获取不同角色的情感体验、体味别样人生。
剧本杀的特点也非常明显,首先它有吸引力很强的故事背景,以“缉凶”为目标展开搜证,以案件为故事背景;其次它非常容易上手,故事的发展大多以线性逻辑顺序展开,玩家以第一视角参与游戏推演,以利于玩家快速把握故事的背景及情节发展;第三它轻规则,与其他TRPG游戏相比,玩家只需要掌握极少的规则,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构建事物,通过陈述事实而让故事情节进行推动,灵活性更大,不需要太多配件。最后,它极具开放性的叙事风格和沉浸式体验让玩家欲罢不能。开放性的叙事结构会因视角多元而增添了复杂性,故事裂变呈现出未知性和随机性,难以预测的故事发展进程无疑增添了游戏的神秘和悬疑色彩。

剧本杀凭啥在国内流行
剧本杀为何能够在中国风靡青年群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强化游戏的社交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不仅具有基本的自然属性,人还是处于社会关系网中的社会人,具有社会属性。互联网的普及让热爱互联网玩家的交往模式也趋于网络化,而以线下模式居多的剧本杀游戏可以超越传统电子游戏的虚拟参与模式,给青年带来更多的沉浸式游戏体验,剧本杀游戏中,玩家们为找寻案件真相、争取游戏胜利需要将自己的线索和推理与大家分享,在游戏中增强情感表达和语言交流,其社交功能打破了青年玩家封闭、固化的生活圈,拓宽了其社交网络,使其体会到更加丰富的社会互动。此外,玩家可以依照兴趣选择剧本类型,在游戏中通过交流沟通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并建立亲密的社交关系。可见,剧本杀游戏逐渐成为当前互联网时代青年群体参与社会交往、建立社会关系的重要形式,在帮助青年释放压力、放松身心的同时满足了青年们的社交需求。
(2)突出游戏的智力较量“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的持续发展的时代,人们在享受娱乐生活的同时也渴望能在游戏中开拓眼界、提升知识储备、发展思维能力。对玩家来说,智力元素才是剧本杀超越其它游戏、展现其独特魅力的关键要素。要想抓住真凶、破解谜团,参与者应在搜证段有细致的观察力、在讨论环节有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在集中推理阶段有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复杂的故事情节和每位玩家的出场时间线进行梳理还需要玩家具备较强的记忆力。此外,游戏内容也会包含心理学、逻辑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相关内容,只有较强能力的玩家才有希望走到终局,看到胜利的曙光。真正高质量的剧本杀包含智力的对决、知识的博弈,玩家在拓展社交圈的同时也能向同伴展现自身心智能力,获得被他人承认的满足感,获得一种“拨开云雾见月明”的“顿悟”快感,增强了在未来生活中对学习知识的自信和求知的渴望。此外,青年玩家在游戏中不仅能得到展示自身实力的机会,还能得到故事中智力元素的刺激,从而不断扩充自身知识体系、锻炼思维能力,实现自身智力和心性提升,满足了人的智力发展需要。
(3)突出个性化特性 根据卡尔·荣格“人格面具”理论,剧本杀游戏的价值不只在于娱乐属性和社交属性,更重要的是,玩家通过角色扮演,在各种逼真的场景和道具的加持下,在角色扮演中向世界展现个性,获得了沉浸式游戏体验,享受到了不同玩家之间个体个性化的冲击和碰撞。玩家在数小时的沉浸式游戏体验中与角色实现情感的共鸣,为剧本杀游戏中的角色扮演而兴奋、获得高度的满足感,在几小时的游戏时间内实现“去角色化”,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社会面具,扮演末世中拯救人类的英雄,将对历史的怀缅和对未来的期待融入故事角色中,不断揣摩角色心理,在角色中注入情感,释放现实生活的压力,体会超凡脱俗的人生暂时抛开世俗法则的约束和自身价值观的束缚,摆脱现实社会的压力,在虚拟情境中展现个性、释放自我,通过角色扮演比传统电子游戏更容易获得沉浸式的游戏体验。
剧本杀的商业逻辑与密室逃脱相比剧本的机制相对简单,剧本的创作空间远远大于密室,而密室逃脱还需要机关关卡等各种要素,难度大,专业性要求高。用户群体稳定且健康,这样的圈层很容易将好的剧本推上热度,也容易形成用户群体的规则和氛围,进而很适合深度挖掘用户的可能性,说白了就是做营销性价比特别高。门店投入收入比平衡,在于剧本的投资一般只需要10-40万就可以开店,相对密室和RPG游戏,成本低到任何人都可以创业。
剧本杀的特性更适合资深用户,因为剧本杀的游戏方式以推理为核心,且用户之间的互动性极高,通过交流(包括但不限于结盟,算计,交易等等)获得线索,使自己掌握真相。玩法丰富且有趣,但却都建立在玩家足够的参与度,以及专注力、智商、情商之上。
如此的产品结构天生对新用户不友好,因为太费脑力,加上游戏开始前大量的阅读和记忆,导致很多新用户不容易接受。所以剧本杀很多的新用户都是靠老用户带领入门入坑的,如果没有手把手的教育,新进用户很容易在第一次体验之后流失。
结语
剧本杀作为一种新型RPG游戏,内含的智力元素不仅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还能培养玩家对陌生事物和突发事件的反应力与判断力。同时,玩家能在游戏通关过程中培养与同伴通力合作的团队精神,在游戏中扩大彼此的交友圈,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此外,极具吸引力的剧情、种类多样的剧本类型、贴近现实的沉浸式场景能让玩家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进入虚拟世界,满足个性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因此,集满足社交需求、求知需求与个性发展需求为一体的剧本杀游戏能够风靡,也是水到渠成。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文丨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 老奥斯卡编辑/版 丨蓝多多责任编辑 | 刘可乐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等综合整理,版权及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分享不用于商业用途。相关事宜可联系我们。





加入小镇乌托邦联系电话:0571-85066824业务咨询电话:13372558589关联微信公众号: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