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陈向宏团队(顶度集团)旗下机构
浅析环境心理学下的的适老化建筑设计

2022-7-4 11:1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01| 评论: 0


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的当下,从建筑到室内,室外适老化设施变得越来越重要。良好的建筑及室内室外环境不仅能为老年人带来生活上的便利,同时对老年人幸福感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前言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我国面临的老龄化问题愈发严重,研究适老化的建筑设计方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关爱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研究适老化建筑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适老化建筑设计研究内容
(1)老年人心理和行为特征分析老年期是人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是走向人生的完成阶段,也是实现作为人的生活价值的最后时期,这一时期生理、心理均有明显变化,主要表现在老年期认知变化、思维的变化、老年人的社会变化以及人格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心理和行为两个方面。
老年人心理特征:在心理层面,老年人由于社会生活环境和个人社会角色的变化,容易产生安全感和存在感缺乏、孤独失落、抑郁焦虑、怀旧等心理。

相关老年人心理特征调查数据

老年人行为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感知能力也逐步退化。他们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系统都逐渐出现退化现象。感知能力的退化直接影响老年人对环境的接受和认知。人在进入老龄化后,脑细胞也会随着变少,脑神经的活跃度降低。加之疾病与衰老同时对老年人产生作用,老年人会直接出现记性变差、反应迟缓、注意力下降、睡眠能力变差等状况,这种退化使得老年人对环境信息的认知能力减弱,很难适应新的环境。

相关老年人行为特征调查数据

适老化建筑设计指导
(1)设计原则在适老化的建筑设计中,必须遵循安全实用性原则、适中的环境刺激原则、非陌生的环境原则、积极心理暗示原则、良好个人空间原则。且满足老年人对空间的安全舒适、强烈归属感、良好空间认知、个人空间领域性、良好的人文关怀等要求。

适老化建筑空间环境

(2)区域选址适老化建筑及建筑群的选址宜选在相距市区较远,离开吵杂的市中心,但又要交通便利,方便老年人到达的地方。场地最好要平整,对于适老化建筑的设计其竖向设计很重要,高差不宜太大,有高差的空间在其连接处一定要有无障碍坡道的设计,保证空间的可达性。

合适的适老化建筑区域

(3)总平面设计总平面设计中主要要注意场地条件的分析、建筑的平面布局、交通流线的组织、竖向设计以及绿化景观设计。


(4)入口设计适老化建筑的入口设计十分重要,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反应和行动缓慢,适老化建筑的入口设计就不能设计在城市的主要道路上,选择在车流量较少的次干道是更加合理的。并且,在入口处设计一定要留出尺度适宜的入口广场,作为出入口的缓冲空间。

适老化建筑入口设计

(5)路径设计对于路径的设计,需要考虑人车分流,车辆不得干扰老年人的生活。老年人的行走路径要有一定的标识供老年人认知,从居住环境到餐厅、娱乐活动室、医疗室等地方的行经路线越短越好,便于老年人到达。

便利的适老化路径设计

(6)外部空间设计老年人外部空间的设计要注意其外部景观以及广场和道路设计的材质要求,对于老年人这一特殊的人群,他们对质感的要求就更高一些。老年人广场铺装的材质要注意防滑,并且添加鲜亮的色彩给老年人以活泼的向上的感觉;其外部景观,比如风雨廊的景观座椅等设计,均应考虑材质对老年人的影响,最好采用木质的材料,给老年人以温暖的感觉,提高其唤醒水平。专供老年人行走的步道,要考虑材质的防滑效果,并且要有清晰可见的标识。外部道路的设计要注意有目的性,在路径的尽设置某种吸引人的内容,增加道路的趣味性,使外部空间生气勃勃,增加老年人的趣味。

老年人行走的防滑步道

(7)单体建筑设计适老化的建筑单体设计最需要满足的是无障碍设计,老年人能方便地在建筑中活动,鼓励老年人走出房间与外界做交流。建筑内部的主要使用空间则必须满足老年人对光照的健康需求,且能为老年人提供聚集交流的室内公共空间。

无障碍设计

案例分析—青阳县老年养生园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项目概况:该项目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蓉城镇杨冲村,环城西路与绅四路西南角,依山傍水,环境宜人。基地位于青阳县城郊,北侧有自然河道穿过,地势相对平坦,南面依山而上,地势高差较大。
项目定位:因基地位置处于九华山山脚,拟依托九华山佛教圣地这一天然优势,以“灵山九华、佛教养生”为主题,力求打造成为主题鲜明、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九华山地区、面向省内外的老年养生园,突出“生态养生、文化养生、健康养生、高端养生”的理念。

九华山
总体构思与布局:建筑与空间环境相协调,在基地内部底引入水系,将各个建筑外部空间相串联,水带环绕各栋建筑,形成连续的空间景观环境效果。建筑形式和颜色朴素大方,与周边绿水青山的美景相协调。但在朴拙的外部形式的基础上注重细部空间的塑造,打造具有诗情画意的老年人居住环境。接待中心作为整块基地的中心,建筑布局顺应山形,错落有致。设计注重功能性、安全性、健康性、私密性,同时要便于今后的改造。

建筑与环境相协调

建筑形态:青阳县老年养生园结合其所在地特点,打造新徽派建筑为主的高档老年住区。建筑类型主要为联排公寓楼,采用徽派传统建筑天井及院落的特征,不仅有利于套内各房间的通风、采光,也为老年人交往提供必要的院落空间环境。综合楼采用徽派祠堂建筑形式,采用二进院形式,四周围合各配套功能空间,增加层次感的同时,也塑造建筑本身的厚重感。


入口空间设计:青阳县老年养生园入口空间设计于综合楼正前方,是整块基地的中心。住区通过一石桥进入内部,入口处设计一大型集聚广场,通过环道分流,是住区主要交通节点。同时,集聚广场又是住区内老年人主要活动场所,便于老年人集体活动。且在入口广场设置景观绿化予以点缀,并设置座椅供老年人休息,营造了极好的归属感。


道路系统设计:青阳县老年养生园因地形地貌高差较大,道路空间成为本次设计的重点及难点。考虑到老年人使用的安全性,采用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形式,从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给予老年人在外部空间内活动以更大的自由、安全和舒适感。

人车分流的交通设计

广场空间设计:青阳县老年养生园设计两种类型广场:中也广场和专用活动广场。在住区入口处设置中也广场,位于石桥与综合楼之间,综合楼正前方,不仅有利于整个住区内部人流、车流的组织,还起到轴线的引导作用。
在综合楼西侧场地及活动中屯、(会所)东侧场地设置专用活动广场,临近老年人住所,便于老年人接近,老人可在此进行健身、跳舞、打牌等休闲活动。综合楼西侧专用活动广场主要设置一定量健身器械,主要供老人健身娱乐,且在周边设置一定景观及休息座椅,供老人观赏、交流,且设置标识牌方便老人识别,有台阶及景观电梯抵达。因该广场结合水系进行设计,还增设栏杆扶手处确保安全性。

活动广场设计

景观绿化空间设计:青阳县老年养生园地处天然山地环境,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区位优势,其景观效果极佳,主要分为三类:绿化、水景及景观小品。
住区内部天然绿植丰富,在设计之初即考虑尽可能保留,在原始地形地貌得以修缝基础上不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绿化采用乔木、灌木、绿地H部分组成立体式绿化,丰富空间层次,营造舒适氛围。
基地北侧原有一水系自西北向东南流过,在保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基础上对驳岸加以重塑,且沿河岸设置景观步行道,供老人休闲娱乐。整个水景在住区内有静有动,形成不同效果,静水、流水、跌水三种形式并存,极大丰富了住区景观氛围。在考虑景观效果的同时,在适当位置加以栏杆扶手,以确保老年人安全。
青阳县老年养生园项目在广场空间及沿河步行道两侧设置一定量景观小品,因这些区域人流量较大,且停留时间长,布置一定量景观小品可供老人观赏,景观小品形式取当地特色,如佛像等。

绿化空间设计

结语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建筑空间适老化设计的发展还相对滞后,基于环境心理学角度对传统建筑空间进行适老化改造将是未来养老社区设计的发展方向。这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设计和建造符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需求、安全舒适、充满人性化的养老空间。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文丨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 赵哲逸编辑/版 丨蓝多多责任编辑 | 刘可乐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等综合整理,版权及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分享不用于商业用途。相关事宜可联系我们。









加入小镇乌托邦联系电话:0571-85066824业务咨询电话:18600022980关联微信公众号: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
欢迎
  • 联系电话
    0571-85066824; 13372558589
  • 邮箱
  •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远洋国际中心C座1905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