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乡村振兴,不仅仅是设施的建设、合理的规划,更是一群有知识、有情怀的“新农人”愿意回归乡村,共同创造美好的乡村生活。
大背景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指出其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科学有序地推动乡村各方面的发展。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强调了乡村振兴必须要有产业作为支撑;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强调了乡村振兴必须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础;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强调了乡村振兴必须以农村社会的良治为保障;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强调了乡村振兴必须以农民更为富足的生活为目的。接下来笔者将以文化底蕴深厚,又充满烟火气的徽州古村落-西溪南为例,浅析乡村振兴中发展中的机遇以及变化。
文化底蕴深厚,充满烟火气的徽州古村落—西溪南
村口的石板桥有着百余年的悠久历史,涓涓流水从桥下穿行而过,溪水畔,成片的枫杨林和阡陌的林间小路,似一幅绝美的油画,仿佛置身于现实中的“爱丽丝仙境”。不远处斑驳的古墙灰砖建筑是村落的主体,青石板小路间,粉墙上攀着藤蔓,自然与人文在这座小村庄内完美交错,撑起油纸伞,深入巷陌,这座古村承载了徽州最精致的生活方式,镜头记录下的是最真实的人间烟火气。”——这是摄影爱好者们对西溪南的描述。



西溪南古村落
自然资源丰富:西溪南村位于黄山南麓、丰乐河畔,这里曾是古徽州最富庶的地方,有着“歙(shè )邑首富”之称。承载历史风韵,经过精心营造,却还未过度商业化,堪称“隐于黄山脚下的桃花源”。因其富甲一方,这里也曾吸引古代文人墨客聚集,留下无数建筑瑰宝和物质文化遗产。
衰落:然而随着时代发展,步入现代后,西溪南古村逐渐褪去昔日繁华,变为一座“隐世古村”,任丰乐河静静地流淌,人们缓缓地走,日子慢慢地过......
转机:2014年,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俞孔坚老师,重新发现了西溪南这座美丽的村庄。俞老师随后提出“新上山下乡”理论,一个致力于村落保护性开发和乡村振兴的平台——望山生活也由此成立,并将西溪南选为乡村复兴首选地。
很快,望山生活与西溪南民村建立合作关系,考察古村文化遗产、改建废弃宅基地和闲置建筑、吸引创客、新农人入驻......在此基础上,展开了西溪南全域旅游活动的热潮。
村落产业的升级|乡村活化的重点在于产业兴旺西溪南村落的发展不在于设施的建设,而在于村落产业的升级,需要吸引一批新村民驻村进行建设,以此让古老的村落焕发新的活力。
近年来,土人设计与望山生活针对性地对当地民宅进行改造,保护乡村自然机理,推进古村落旅游综合开发。在古老文化的基础之上,植入激活、新旧共生的理念,分散在村子里废弃的公共空间也都被精心设计,曾经凋敝的村落开始焕发新生。
在乡村活化的过程中植入多方位的设计理念,包括诗意栖居、生态优农、自由行旅、审美启智、文创艺术,五位一体,与“乡村振兴”战略重点不谋而合。
诗意栖居:卜居山水之间,怡然于田园之上,徜徉于林莽之中,忠实于内心的理想而获得诗意的栖居。
生态优农:维护一个健康的自然和农业生态系统,获得自然的供给服务,获得生存必需的空气、水和健康绿色的食物。
自由行旅:空间行动的自由是人类福祉的重要指标,或跋涉于溪涧山岗,或徒步于古道田埂,或骑行于密林幽巷,在空间穿越与探索的畅快中,获得身心的自由。
审美启智:思想与精神自由是人类的最终追求,天光云影、山形水色、花韵鸟情、稼穑田涛......感其形色之美,究其运行机理是人类获得思想自由与精神的满足。
文创艺术:艺术彰显人类的身份,创造使人类有别于其他任何生命,通过艺术创造获得抒写自我身份的自由。

西溪南村落导览图
首先利用闲置宅基地改造成精品酒店,让人能够留下来。通过五位一体的设计理念指引,依托村落似美的自然风景,众多摄影爱好者慕名来到村落拍摄记录,设计方通过利用闲置的宅基地打造精品酒店让一部分人先留下来,体验不一样的烟火人生。
精品酒店系列:荷田里荷田里由原址老政府建筑整体改造而来,设计保留了老政府的徽派建筑式样和基本结构,以及老政府建筑的记忆元素。在日渐苍老的街巷里,泛着时代的微光。


荷田里酒店
精品酒店系列:钓雪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千年徽州派建筑碰撞现代的元素,建筑与风景完美融合,隐居在此,归园田居;灵感肆意,体验向往的惬意。


钓雪园酒店
精品酒店系列:主题墅酒店以徽州地域文化和西溪南文化元素贯穿始终,大到客房大厅,小到餐具用品,均有文化故事。紧邻溪边街,比邻明代“国宝”老屋阁,抬头可望元代建筑绿绕亭。独门独院,近可观繁茂场圃,远可眺绿茵田畴,一派岁月静好的景象。

主题墅
西溪南吸引人流的引爆点:望山公社望山公社的打造成为了西溪南吸引人流的引爆点。望山公社西溪南生态学校通过“保育本底、植入激活”,充分利用这里的生态遗产景观,打造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学校。

公社分教学区和宿舍区,占地约20亩,分别设有教室、报告厅、陶艺工作室、宿舍、图书馆等,整个基地可容纳数百人同时开展教学活动。基地曾接待上千人次的中小学团体开展研学活动,获批“黄山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

教学区分为教学与艺术交流两大功能区,教学区主体建筑由思睦祠、旧小学与北部粮仓改造而成;艺术交流区主体建筑由水塔、两栋粮库改造而成,装修风格与当地的文化特色相融合,运用环保的木质原色,大气简约而富有质感;当阳光透过竹栏杆洒进走廊,光影交错、温馨雅致。

望山公社教学区
来自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南加州大学、布法罗大学等诸多学者带领学生慕名而来,让教学走出课堂、走进大地、研习乡土建筑,民间水利、丰产景观和乡村建设实践,借助西溪南的大好自然,实现诗意栖居的美好生活愿景。西溪南望山基地正在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多重功能的研学基地。
研学产品主题涵盖自然生态、历史人文、村落文化等方向,运用跨学科教育、项目式学习等前沿理念,全面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参营需求的青少年。产品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给予学生未来发展评估,旨在打造国际设计研学基地,挖掘及培养国际设计创意人才、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意产业孵化园。并借此机会,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机会,教育设施和教育资源共享。
望山研学的产品主题涵盖环境、生态、人文、科技、艺术、设计、户外、亲子和国际等方向,全面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的青少年,通过“课程学习——综合实践——项目式研学——创新科研”系统性、主题化的生态环境教育产品,引导学生拓展学科知识、探秘生态世界,开展多场景的实践活动。

文创艺术:西溪南产业发展的动力引擎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营造诗意栖居的田园生活,遵循生态优农的原则,望山生活以审美启智、文创艺术为核心,吸引了众多新乡贤来到西溪南。望山生活旗下打造了众多文创艺术板块,包括荷田里设计酒店、望山公社、望山共享田园、望山优农、望山雅集等系列,更加完善了西溪南村落浓郁地域特色,提供居、学、游、食、养、乐服务,尽情享受现代诗意栖居慢生活。

文创市集
农产品品牌化:望山优农结合“望山+农户”的经营模式,本着“食者无忧,尽享自然”的理念,打造“纯天然、无添加”的优质产品,为客户提供丰富的产品线下体验。望山优农的全部产品都是与优质生态农户合作,原产地和原材料均可溯源。产品食材严选优质自然生长环境,并通过古法工艺制成,留住了最原始、最本真的味道,细细品尝,不夹杂任何工业化的芬芳,正是望山生活寻觅的田园味道。目前望山优农已在各大项目基地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实验,“优农”板块的产品覆盖了山间干货、野生茶叶、农家菜籽油、天然蜂蜜以及无添加农家美食等。


望山优农
艺术激活乡村:望山雅集通过“望山+艺术”的方式,让艺术走进乡村,为乡村的发展提供独特的路径,通过艺术指引,引导人们关注乡村,推动乡村文化和经济健康发展。

为艺术买单,审美即生活的理念正逐步渗入人们的生活。艺术品正在成为一股消费潮流,中国的中产阶级在悄然成为艺术消费的主力军;人们的精神文化追求越来越高,不是像过去一样,对千篇一律的旅游景点能轻易满足,大家渐渐发现,其实核心竞争力是景色之外的东西。比如隆里艺术节,贵州雨补鲁村改造计划等越来越多的艺术活动走进乡村。

隆里艺术节

贵州雨补鲁村
艺术介入乡村为乡村振兴战略在精神层面提供了更为独特的实现路径。艺术可以发挥与生俱来的创造性、参与性、观赏性、激活性、生态性和在地性,对保护传统乡村环境、助力精准扶贫、推动乡村文化和经济健康发展,都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在此之前,我们是有经验借鉴的,艺术走进乡村在国内外有不少成功的做法。艺术小镇和艺术节是目前国内较热和运用较多的方式。小镇本身体现了自然悠闲的生活方式,人们愿意抛离大都市,享受慢节奏、静生活的慵懒、安逸和优雅的氛围,而艺术本身与小镇具有很高的契合度。
通过艺术节让艺术作品成为坐标,引导人们走进并关注乡村,让国外与国内、城市与乡村产生交流和互动。这对乡村振兴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新乡贤注入新活力:张建玲和丈夫赵斌原本在合肥工作,因向往田园生活、诗意栖居,双双辞职来到西溪南。他们一边经营民宿,一边经营微店,心灵手巧的张建玲利用新安医学知识,研发纯天然的沐浴露、洗发液、养元膏、草药膏、线香等用品,深受广大顾客欢迎。
在西溪南,除了张建玲夫妇,还有不少怀着浓浓乡愁的客商来到这里,他们不仅在这里投资置业,还选择在这里定居,成为西溪南的新乡贤。他们的落户,为西溪南注入新活力,也为西溪南与外界搭建起乡村振兴“连心桥”。
最早落户西溪南的叶丹奇夫妇,先后带来20余位来西溪南投资落户的外来人才,他们中间不乏艺术设计、书画创作、摄影影视等北上广深各类人才,他们的到来,直接投资修复或盘活古民居20多栋,总投资近3个亿。这些群体的入驻,直接带来了大量徽派建筑的修复需求,从而带动了一批闲置的工匠,推动原有传统工艺的重拾。

创意改变产业、艺术改变生活。近年来,通过引入民宿品牌,各类新兴、时尚的创意产业业态,为西溪南乡村振兴注入活力。随着业态的丰富,知名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据统计,截至目前仅西溪南村已有民宿53家、农家乐12家,直接带动300余人就业,人均增收1.3万元。

其他:目前西溪南有容纳100人以上的大会议厅3个、研讨空间1个、工作坊4间、展厅1间,包括粮食讲堂、公社教室、荷田里会堂、创意工坊、溪边文院等;承办中小型文化交流沙龙和主题活动;企业培训、拓展、产品发布宣传、艺术创作交流等活动。西溪南已经创办了自然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茶艺文化沙龙、徽派建筑研学、行动力学习研讨、马拉松基地训练等众多创意课程;组织了包括徽剧体验、绘制版画、制墨、糕点制作、陶艺制作、丰乐河溪水垂钓、农事体验等体验活动;望山生活旗下具有创意栖居、创意学院、创意旅游、创意工坊等多个板块。


结语
实践表明,以“保育本底、植入激活、新旧共生、与民共荣”为理念的“望山生活”模式,在乡村振兴等方面带来诸多启示:让城市人获得优质生态系统服务的同时,带动乡村振兴,是减少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荣的有效途径;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层面丰富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内涵;“望山生活”模式为全球乡村建设提供了中国范式。
在全球乡村建设进程中,作为一种市场化的发展模式,利用富裕阶层对优质生态服务和文化资产的支付意愿,兑现绿水青山和乡愁的经济价值,在不破坏和不消耗自然和文化资产的前提下,创造就业与经济价值,实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乡村面临的建设之路更为复杂,而“望山生活”模式的成效可圈可点,值得被持续研究与推广。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文丨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 李如意编辑/版 丨蓝多多责任编辑 | 刘可乐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等综合整理,版权及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分享不用于商业用途。相关事宜可联系我们。





加入小镇乌托邦联系电话:0571-85066824业务咨询电话:18600022980关联微信公众号: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