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句仿佛来自远古的呼唤,唤醒沉醉于内心的情感,城幻、剧幻,让我们仿若一日间穿梭幻城,便在黄河五千年的文明之中走了一遭。 —— 引言

今年春节,河南卫视一支《唐宫夜宴》舞蹈,犹如平地惊雷般炸开了人民群众对于河南传统文化的关注与讨论。播出即引起关注,没过两天就刷上热搜,据媒体统计,《唐宫夜宴》共计斩获5次微博热搜、108万讨论量、20.4亿播放量以及25亿阅读量,妥妥的成为了今年各大地方卫视春晚中的顶流,让河南文化狠狠的刷了一波存在感。
“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

《唐宫夜宴》的走红,带动了社会群众对河南传统文化的的讨论与关注度,往日“门可罗雀”的博物馆外排起了长队,考古文创类产品几度卖到脱销,但河南好像并未满足于此前的成绩,而是立足于自身文化挖掘,肩负文化传承与复育的使命,铁了心要让传统文化走进广大人民的视野中,从春晚到元宵晚会,到端午节晚会,再到七夕节晚会,每一次的节目都连连“破圈”,特别是端午奇妙游的《洛神水赋》又一次引发全民热议,播出后短短两天时间,河南台“端午奇妙游”全网话题量就超过7亿!

元宵奇妙夜,《唐宫夜宴》的前传,通过故事化情节化的引领,让唐宫的小姐姐们带领观众穿越,感受不同时期的传统文化。

美的不可方物的飞天仙女,舞者化身“洛神”绝美登场,或拂袖起舞,或拨裙回转,或刚劲有力,或娉婷袅娜,水随舞动,衣袂翩跹。最终“洛神”离去,虽未如《洛神赋》中所言“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却如“嫦娥奔月”一般,衣袂翩跹,身姿若仙,融入一片绚烂之中。
七夕奇妙游的《龙门金刚》,身穿红绿配色服饰的飞天仙女,在历经1400余年历史的龙门石窟前,展现曼妙的舞姿;接着魁梧的金刚出场,通过塑造龙门金刚大力士的艺术形象舞蹈之中,让我们感受到了力量美;整个节目的舞蹈通过刚柔结合搭配浓郁的传统色彩,展现文化之美。

河南卫视一系列的节目的成功,得益于立足民族传统文化,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和文化创意进行挖掘和利用,打造出优质的场景氛围,先以美轮美奂的场景抓住眼球,再以深厚文化底蕴营造氛围,牢牢的吸引住了广大的受众群体,除了这一次次刷新观众审美的文化节目,位于河南郑州的全新文旅演艺项目《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更是立足于文化之根,以戏剧群落的形式致力于文化感知与传承,其中沉浸式氛围的营造堪称中国戏剧文旅项目的天花板。
《只有河南》麦熟城开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是一座15米高夯土墙围出的城,里面围合出56个空间,这里面有21个剧场,每天有几十场戏剧在里面滚动演出。全部观演完毕需700分钟,至少需要三天时间,是一座直观展现河南与河南人性格和故事的戏剧表演的奇幻之城。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中一个“幻”字,好似奠定了这个项目是绝对要出乎意料,跳出大众的普遍认知,方能获得大众认可的基调。整个戏剧幻城中,戏剧演艺是面向游客最重要的业态,可以说是整个项目的支撑,在这种情况下,整个戏剧幻城的沉浸式氛围营造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让游客全身心的融入进去,沉浸到这种氛围中,他们才能真切的感受到这座城的“幻”并予以认同。
据官方数据显示,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开城首月便迎来15万的客流量,美团评分4.9分、携程评分4.9分、大众点评4.97分、豆瓣评分9.2分……是什么样的文化魅力和戏剧魅力让广大游客顶着郑州40℃的高温,呼朋唤友,奔走相告,以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写下一两千字的观后感后,转头再一次进入戏剧幻城,再次感受这一场文化浸润洗礼的奇幻之旅。

《只有河南》的游客观后感小作文

开城即获得如此多的溢美之词,可见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沉浸式氛围营造做的是相当成功的,接下来就让我们看一下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是如何进行沉浸式氛围的营造。
01.氛围营造之文化主题定基调
作为一个戏剧群落,对于项目文化主题的选择尤为重要,因为文化主题直接决定了整个戏剧幻城将打造什么样的沉浸式氛围,是否能得到游客内心的认同,这就要求着选择的文化主题是否能唤醒游客共通的情感牵引。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选用了以黄河文明为根基,深挖河南藏于地下、封于书中、束之高阁的中原文化,用全新的概念讲述关于“黄河、土地、粮食、传承”的故事。因为一部河南史就是半部中华史,不管是“逐鹿中原”、还是“得中原者得天下”,无不是在彰显着河南这片黄土地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所占据的地位;波澜壮阔的英雄诗篇背后伴随的是大大小小的战争与苦难,黄河大决堤、1942大饥荒等,都是发生在这片黄土地上的苦难,总导演王潮歌说“我们希望以敬畏之心,以当代精神,努力书写一部黄河边的‘史记’,麦浪上的‘离骚’。”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中就是在讲以河南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苦难史。这样的文化主题选择,唤醒的是整个民族的一个内心文化认同,可以说从情感上就已经抓住人心、先声夺人了。


02.氛围营造之建筑形式作“背景”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在建筑形式的选择上非常的巧妙,没有选用某一朝的古建筑或者现代式建筑,而是采用简约却不“简单”的黄土墙,直接在622亩的黄土地上,建造了长328米,高15米,厚2米的人工夯土墙。

为什么要选用黄土墙,在我看来,是因为黄河水土养育的黄河儿女,黄土墙是众多黄河儿女被尘封的一段记忆,那是大地的颜色,代表着生我养我的故乡,无论身在何处,心底总会有一个地方安放那片黄色。这堵黄堵墙,就是黄河儿女内心情感外放的载体。

方形城郭,方形院落,以黄土围墙进行内部空间的划分,这种空间布局方式契合于中国传统天圆地方之义,融合中国围棋棋盘空间,规划布局的56个格子空间。

《只有河南》鸟瞰图
黄土墙外是金黄色的麦浪,最直观的展现了土地和粮食的故事,当游客置身麦田广场上时,满目金黄,阵阵麦香,这样一来,就像故事讲述前的背景音乐响起一样,情绪很容易就会被感染起来,与此同时沉浸式氛围的打造也就成功了一半。

03.氛围营造之空间场景来“点睛”
空间场景营造是能让沉浸式氛围延续的重要的因素,如果内部空间营造不够出彩的话,哪怕外部的氛围营造再成功,走进内部只会让人更出戏。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内部空间场景也是氛围十足,对整个戏剧表演可以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内部空间是以黄土墙进行划分,这56个方格空间包含“麦田”“乾台”“坤台”“第七机车车辆厂礼堂”“仓库”“红庙小学”“覆斗书场”“人力车站”“教室”“拆迁房”“茶铺”“候车厅”“迪厅”……都是根据不同的演艺内容,选取引起共鸣的构造元素打造,来回应主题,相当于构成了56个不同世界,在不同的场景下演绎不同的悲欢离合。

红庙小学
天子架六坑遗址
除了根据不同的剧场演艺打造不同的表演空间,幻城内部的景观小品打造也是满满的氛围感。

火车站台见证着离散,也能见证河南这片土地历史的变迁,嵩山少林寺和开封汴梁城,每一个都是河南历史的厚重承载者。

黄土墙下几棵花树,抛弃繁复的园林造景手法,选择简单的营造,好似是这片苦难的土地上,仍能生命力不止,开出向阳的花,瞬间就将氛围感拉满。

在《只有河南》“河南的土”情景空间内,河南近2000个乡镇的名字都列在夯土墙上,铺排开来,让署着家乡名字的地方闪闪发光。试问谁对自己的家乡没有一份深埋于心底的眷恋呢,行至此处便将满腔的乡愁情怀弥漫开来,漂泊在外的游子见此也可以一缓思乡愁绪了吧。

带着浓浓的地域特色,以河南各县市为名字打造的道路指示牌,虽然这块指示牌并不能告诉我,接下来在这个戏剧幻城里应该怎么走,但是看到了它,我便知道,是这里了,是只有河南,是吾心之所安。
《只有河南》内部场景
04.氛围营造之演艺形式求多变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有21个剧场,每天上演着不同的悲欢离合,不仅有室内剧场还有室外剧场,有可以坐下观看的演艺,如幻城剧场、第七机车车辆厂礼堂、李家村茶铺等;有可以站立观看的演艺,如天子驾六遗址坑、下沉岁月等;更有需要行进式观看的演艺,如火车站剧场、李家村剧场等,观众需要根据剧情的推进不断的进行移动观看。
火车站剧场,讲述了一个关于苦难和抉择的故事,总体场景营造上给观众一个围城的感觉,表演中还会有警报拉响,NPC会对观众大喊,让大家快去抢粮食,这种身临其境的环境下,怎么会让观众不动容。除此之外,还有夜间上演的激光投影秀——《文明之光》,是在328米的夯土墙上,将一千年前绘画艺术和一千年后现代技术的结合,重现千年前的的《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夜晚灯光秀之时,目之所及,皆灯光里的秀美画卷,怎么能不令人动容呢。
激光投影秀

05.氛围营造之动线组织“无”章法
普遍意义上的旅游项目,基本上都会有各式各样的路线推荐,在动线组织上清晰明朗,线性串联各个游览景点,但是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里跳出了传统的动线组织方式,没有任何明确的动线告诉游客该怎么行进,而是让游客全凭本心,随意行走。
这是因为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中的56个空间都四通八达相互勾连,每个空间又承载着不同的时间坐标,通过构建廊桥体系,为游客提供不同视角的转换,高低空间、建筑起落,场景多元化等,因此观众在幻城之中可随意穿行,就如同在迷宫中探索,撞击历史,邂逅未来,沉淀理性,悦纳悲欢。在这样的空间里,过去单一行进式的体验方式变成了随机多线行进式,时间与空间交错并行,观众与演员错位互换,这种空间场景+戏剧的形式,形成更富层次、深度的沉浸体验,同时带来的情感体验也更为丰富和多层次。

结河南语

王潮歌导演大胆的提出了《只有河南》的弘大构想,并与建业集团胡葆森达成共识:
只有河南,在不间断地记录着中华文明的历史;只有河南,作为天地之中、中国之中,才称得上是中国的缩影;只有河南,年复一年,用足够的粮食,让炎黄子孙的血脉得以传承;只有河南,才能孕育出众多圣人及诸子百家,使众姓来此认祖归宗;也只有河南,以北宋之笔,绘出了中华文化的巅峰。那么,不知这次河南文化的魅力出圈,大家有没有在第一时间去感受到这种强大魅力呢!
参考文章:腾讯网文化产业评论——投资60亿,只有河南超大戏剧聚落群,凭什么敢称世界之最?飙马中国——再聊《只有河南》,是什么造就了现象级的文旅商业?只有河南——《只有河南开城满月报告》只有河南——《我不是一个河南人》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文丨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 董书娜编辑/版丨蓝多多责任编辑 | 刘可乐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等综合整理,版权及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分享不用于商业用途。相关事宜可联系我们。




